tang

About tang

該作者尚未填入任何詳細資訊
So far tang has created 14 blog entries.

願耶穌得著榮耀——專訪梅堅成牧師

〔文/陳思、攝影/鷹眼團隊〕   苦難中的特別領受 現年65歲、服事神已超過45年的梅堅成牧師,許多人知道他是常能帶來醫治與神蹟的服事器皿,卻很少人瞭解,他經歷本身便是一段傳奇! 他是被尼姑領養的孤兒,從小在尼姑庵長大。聽著誦經聲、耳濡目染著佛教儀式和生活,卻在15歲時,認識了「庵」外的耶穌,從而信主。 信主後,他經歷的第一件神蹟便是,他為身染重病的尼姑媽媽禱告,她的病,竟被神奇醫治。 請教牧師這段宮廟生活帶給他的感受和意義? 牧師回想那段苦澀的歲月,卻心懷感恩,他說:「我非常感謝上帝,若沒有經歷這一切,沒有在期間遭遇過各樣困難,我不可能被形塑成今天上帝能夠使用的樣子!」 雖在漠視和無助的環境中長大,但他發現,正是因為自己孤苦無依,他才更多地倚靠上帝,相信上帝會開道路、會供應一切生命所需,這成為他後來的信心根基。他堅信「上帝從來不會辜負我們、讓我們失望!儘管在人看來,孤兒很可憐,很多東西被摧毀;但上帝的旨意卻是保守他的內心,而祂的旨意一定成就!」 「有人說,在這樣被遺棄、孤單中長大,會不會變得很苦毒?對生命充滿怨恨與憤怒?」 梅牧師說:「正相反,上帝讓我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!就因為我自己沒有經歷過愛,反而讓我更加迫切的、想把耶穌的愛,帶給那些有需要的人; 因為我自己沒被接納和肯定,我反而願意為需要的人、下一代、新世代、年輕一代,把他們需要的肯定、接納,能夠真的帶給他們!」 尼姑庵的成長環境,讓他信主後,發現神給他的啟示,讓他生出一份使命和憐憫:這些拜偶像的人,她們渴望著上天垂憐,卻不認識真神!這讓他找到服事和福音的目標,他將耶穌之愛,帶進渴慕神的寺廟庵觀中,他服事和福音的腳步,首先從他身邊的「媽媽」們開始——     接受裝備的年輕工人 19歲,他帶著渴慕服事神的心,進入一間短期事工學校學習。他說,從第一晚開始,他就深刻地經歷到上帝的大能,「聖靈完全得著我的心!」 學校主辦人,是一個大能使徒、也是一個輔導家,6個月的密集課程,讓他的生命完全浸泡在神的愛中、聖經和服事教導、以及聖靈的水流中! 這個學校的學習,成為他生命的轉捩點!「我帶著聖靈的恩膏和耶穌的使命出來,從那天開始,我對靈魂就有著極大的渴望,我跟上帝求,讓我有能力把這些靈魂帶進祂的國度,可是那時候,我並不知該怎麼做。直到我後來領悟到服事的關鍵——」   突破的關鍵告訴你:上帝是有主權的,我們是神服事的僕人 聖靈的帶領中,他找到服事的關鍵: 要有屬靈的渴慕; 請聖經教導我們,想要被上帝使用的人,應該如何追求? 要跟上帝親自相遇,再來就是有聖靈的恩膏;要經歷上帝整個的過程,就是要做僕人,再學習怎樣服事! 牧師說,所以不管你服事什麼?你是什麼樣的領袖?你站在那,就是要領受神的恩膏,「忠心做僕人的服事——是我得著突破的真正關鍵!」 令人佩服也令人尊敬的,是在梅牧師的服事中,他始終尊崇上帝的主權,無論多少人說,在他的特會和禱告中得醫治,他始終知道自己不是神人,只是神服事人的僕人。耶穌要在這神蹟中得榮耀,讓人看見上帝的大能與真實! 他說這是最重要的關鍵——「上帝是有主權的,是靠上帝的恩典,我才成為今天這樣的人!」   牧師給服事者最重要的教導——你是要為祂做見證! 梅牧師也將他的感悟和他「使徒學校」的學員分享。 他在教導服事者屬靈能力的關鍵時,也強調得著呼召的重要,「因為我們蒙召,就是要傳福音、改變生命。可是唯有依靠聖靈的大能,我們才能做到!」 他說:「恩賜,很容易造成一個人的獨立、驕傲,以為自己可以做很多,而忘記了上帝。」 他說:「我們需要兩者綜合,要有屬靈的恩賜,還要有好的品德,耶穌的服事,跟生活是分不開的。」 「我們要很小心,不能只有公開的成功,但私下卻是失敗的,上帝要使用人,但同時,我們也要為祂做見證!」 [...]

劉彤牧師 X 基督徒最大的操練:聆聽聖靈的聲音

  〔文/陳思、攝影/鷹眼團隊〕   自己的故事——聽見呼召,我的蒙召時刻 在本次專訪中,曾請教劉彤牧師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:「基督徒最大的操練是什麼?」 劉牧師說:「聆聽聖靈的聲音,並順服祂的帶領!」 像所有全職事奉者,都有一個神奇、神聖的蒙召時刻,劉牧師也不例外。 本是學大氣科學的他,曾對氣象科學充滿志趣,台大氣象系畢業後,又去美國讀氣研所,並在華盛頓DC美國國家氣象研究所工作。 他說:「你越了解自然科學,你越發現人的渺小,人的智慧何其有限;而對神愈加敬畏!」 永遠無法預測準確的天氣預報,下雪和不下雪,往往一度之差,天氣的變化莫測,彰顯的,便是上帝的權能與高深! 當年,一直信仰虔誠的劉彤,工作繁忙、也積極參與教會服事,「全職服事的呼召」曾幾次臨到他,但他都對神說:「主啊,我一面工作、一面服事祢,不好嗎?兩全其美,也不用擔心生活!」 可是有一天,當他讀「出埃及記」,以前讀過很多次的一段經文,那天卻給他別樣啟示: 「法老也允許以色列人在埃及事奉自己的上帝,為何神一定要摩西把他們領出埃及、帶到曠野?」 他明白,就像摩西對法老說的:「那是神的心意!」 他甚至感覺到上帝的提醒:「工作便是你的埃及!」 那段經文讓他全然醒悟——神要他離開工作、全時間來服事祂。 於是他順從神的呼召,離開華盛頓DC,到費城去讀神學院,又在1995年,建立生命河靈糧堂。   被神推著向前——宣教啟程,從蒙古開始 許多人提到劉彤牧師,都對他的宣教嘖嘖稱奇——他建立324間分堂,遍佈全球33個國家,他從哪裡開始?是怎麼做到的?他的宣教有何策略? 劉牧師說:「他從小並沒宣教大志,是神一路推著他和教會做宣教工作!」 他在服事早期,是在極其重視海外宣教的「宣道會」。 1995年,生命河靈糧堂成立;1996年,教會第一屆宣教年會,確立憑著信心去宣教!也憑著信心做宣教認獻! 當時,劉牧師連講4週「信心宣教認獻」信息。並以爲,當年只有100人的教會,宣教基金頂多募得4萬美金,卻超出預期地募得31萬。 而在選擇要支持的宣教團體中,他們意外發現一個叫「萬國逐家佈道團」的宣教機構——只用簡單的「挨家挨戶發單張、加上禱告大能」的宣教方式,竟在全球,帶來極大的宣教果效,讓他們感到十分驚奇。 劉牧師帶領生命河,將第一筆宣教資金,全數奉獻給這個團體,支持他們的蒙古宣教! 不但如此,生命河的宣教工作,也從蒙古開始——不但奉獻佈道團蒙古宣教的一切支出,教會也派出團隊,隨行他們一起工作,發福音單張,禱告、短宣! 1998年,劉牧師在蒙古找到一位牧者,建起第一間分堂! 目前這間分堂已超過1500人,成為蒙古最大教會;而他自己也去蒙古50、60次;並在蒙古,建起46間教會,不只在首都烏蘭巴托,也在蒙古的每一省份。   問劉彤牧師,他的宣教拓展極快,策略是什麼? 他說策略有三: 「一,是任用當地同工!」這尤其會讓跨文化宣教少走遠路。 請當地福音機構介紹適當人選。當地同工熟悉本地語言、文化,省掉外派宣教士要學習當地語言、文化的時間和麻煩,能快速開展工作! 只要把自己教會DNA、異象、文化⋯⋯告訴他們,教導他們怎麼做?便能開始建立教會! [...]

擁有一顆為父的心,敞開、等待、擁抱——每個神的孩子回家! ——周巽光牧師談「為父的心」

〔文/陳思、攝影/唐煒婷〕 許多成年人對這世代的年輕人,時有誤解或失望,但知名青年事工牧者——周巽光牧師說: 「我深深了解他們,這個世代的年輕人,雖有著不同壓力,但在媒體和同儕觀點的影響下,他們仍竭力保持著獨立思考的能力, 他們不是孩子,他們早熟,在網路發達的時代,擁有許多資訊,對自己熱衷的事,充滿想法與熱情。」 周牧師說,作為牧者,或者說教會該扮演的角色,我們要有一顆為父的心, 敞開、等待、擁抱——每個神的孩子回家!   1 對於青年事工,周牧師希望自己不僅是領袖,更是父親。 以為父的心,發現神放在每一位年輕人生命中的寶藏, 引導、幫助他們實踐夢想:為他們提供資源:陪伴他們走與神同行的旅程; 並成全他們完成神放在他們生命裡的命定! 2 他說,現在許多年輕人來自破碎失能的家庭,與父母充滿代溝和疏離。 這是一個無父的世代,教會要擁抱為父的心! 像聖經中等待浪子的父親,那是天父的形像。 無論他的孩子什麼樣?做了多少錯事?父親等待著他的孩子回家! 周牧師特別提醒,我們很多人更像大兒子,非常多的律法和指責, 這會阻止年輕人回家! 外面還有很多很多孩子,他們還回不了神的家;教會要能代表天父,成全每一個天父的孩子! 像耶穌一樣,把他們帶到天父面前;用神的愛,彌補他們心中的缺憾,讓他們在教會找到歸屬感! 他說,小兒子做了許多錯事,但是,當父親用無條件的愛接納他,他更懂得愛的真諦、恩典的可貴。這樣的孩子回到神的家中,往往能成為同工,可以懷抱更多像他們一樣的青年人,成全他們的下一代。   3 周牧師說,人到中年,像我們這年齡的傳道人,我們的父輩還在服事,而年輕人已經就位。 處於一個中間世代,我們既知道老一輩的想法,也知道年輕世代的思想和所熟悉的事情。 教會是一個家,我們可能是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,老一輩有挑剔年輕一代的地方,年輕一代也有不理解長輩的地方。年代的差距,讓鴻溝產生,想法差異,價值觀不同。 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傳道人,我們所做的工作,是在上下世代中建立橋樑,作連結、和好的工作。 讓為父的心,轉向兒女;兒女的心,轉向父親。 重點仍然是幫助年輕人更多學習和理解長輩們的優點,成全他們,做好傳承!   4 巽光牧師特別藉烈火鼓勵所有會眾: 火是從聖靈來的。求聖靈再一次點燃我們心中的火!尤其在這樣世代,你可能會面對一些新的挑戰,面對一些新的困難,可能要面對很多的動盪和改變, 但只要不失去神放在我們心中的熱情,跟著聖靈,你一定能完成很多又大又新的美事! [...]

張茂松牧師:打造一個健康的教會、卓越的人!

每一個偉大牧者都有自己獨特的時代信息, 張茂松牧師的信息是「健康的教會」, 這個信息,不但是新店行道會走過的路徑,塑造了新店行道會的會眾;也可以成為許多教會和基督徒的啟示與祝福!   〔文/陳思、攝影/鷹眼團隊〕 因為不健康,所以一定要在教會推行「健康」! 2000年,新店行道會大約700人,真理不虞匱乏,但教會仍充斥著八卦、受傷、攻擊別人的靈。讓張牧師在解決不完的紛爭、瑣事中乏力。 他發現,建造會友健康的生命態度勢在必行。 他開始自我形象的系列講道,援引「聖經‧創世記」中「上帝說,我要按著我的形象造人」;新約中「耶穌講,我們重新恢復神兒子的形象」兩處經文。仔細揣摩研究這兩段話:上帝的樣子,要傳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Image? 聖經常用獅子比喻上帝,但有一天,聖靈提醒他,獅子不是上帝的形象,上帝的形象是祂裡面的屬性,是這個形象所傳達的「品格、智慧、胸懷、眼光、能力與創意……」而神兒子的身分又代表什麼呢? 神的兒子就像神!擁有神一切的權柄,有神的形象─品味與尊榮,能力與智慧……以前,神的形象多被解釋為聖潔、善良、誠實……強調的是道德屬性! 但張牧師認為,不只這些,神的形象光耀而豐富,包含著人能想像的所有美好。所以他跨越道德屬性,把智慧、才能、胸襟、視野、眼光等等全包含進來。 他用聖經經典加老鷹的故事激發會眾的想像: 那種高飛山巔的雄心與視野;寧願受苦、也要換上全新羽毛和利爪的生命更新;不在現狀中沉淪安逸的壯志和品格…… 飛鷹,是他在新店行道會推行的第一個形象文化。完成他打造教會文化的第一步……   從陰柔的教會神學與文化中破繭而出 幾乎同時,他在教會推動男士事工。因教會男女比例失衡,男生太少。 他發現,教會陰柔順從的文化,多過陽剛積極的文化——溫柔、認罪、謙卑、悔改、破碎、受苦⋯⋯這些讓女性喜愛和受益。 而男士談的,往往是社會、金融、政治、事業、職場突破、領導力、以至運動。但因怕被說成愛世界或介入政黨政治,鮮少在教會提起。 他開始熱切推動男性事工。 召集弟兄們爬山、騎腳踏車,做信心激勵;分享老樹傷疤蘊含的堅強;在倒下的獨木中,分享屬靈同伴的重要性! 希望會眾中要有陽光的特質—— 用積極正面的態度看問題;不攻擊傷害他人、而是豁達大度、讚美幫助別人;面對困難要保持一份樂觀與盼望。 他講道的主題和特質也摒棄受苦的神學,宣講大有能力、得勝的耶穌。 積極、正面、樂觀、信心、應許的信息,鼓舞著會眾; 激情豪邁、大有信心的詩歌《祢是我生命的亮光》《沙漠中的駱駝》《信心英雄》⋯⋯成為新店行道會的招牌詩歌,反覆傳唱。 他打出文化標誌─「口甜、臉甜、心甜」、「陽光、飛鷹、使徒」,讓外在生命表現和內在生命特質兼具。 教會氣氛,也越來越向著積極、樂觀、健康、得勝……轉變!   基督徒要成為使徒——成為改變世界的領袖 聖靈的帶領中,張牧師健康教會的理念更加完善。 2008年,他攜同知名基督徒和牧者,成立「領導力發展協會」,推動華人教會界的領導力運動。 此運動走出基督教和基督徒影響世界的關鍵一步─—為培養基督徒領袖,積極作為! 張牧師的講道也從「陽光」、「飛鷹」、「精品人生」向成為「領袖」轉化,而一次在韓國,他看見大地教會牆上寫著ACTS29─使徒行傳29章,深覺裡面有個提醒:我們要續寫使徒行傳29章,將未完的「使徒行傳」接續下去。讓每位基督徒成為世代的使徒! [...]

周神助牧師淚訴「合一的旅程」! 合一,不只帶來力量、權柄,更是神的安息之所!

周神助牧師講「合一的信息」;張茂松牧師講「健康的教會」 每一個偉大牧者,都有自己獨特的時代信息! 那是上帝給他們的帶領,並透過他們,帶給我們奇異的啟示與力量—— 周牧師在烈火特會,宣講「與神對齊,與神合一」, 但何謂合一?在合一中,上帝有著怎樣我們從未想過的心意? 上帝又是如何啟示、帶領周牧師,經歷越來越深、越來越廣的合一之旅?   〔文/陳思、攝影/Ted、張秦中、劉聰輝〕 合一的挑戰 20多年前,台北靈糧堂的一場聚會,一位外教會牧者突然不滿地對周神助牧師說:「你們是大教會,但你們有和小教會合一嗎?你們想過、關懷過小教會嗎?」 他的氣憤讓周牧師驚訝又疑惑! 那個時候,各教會只要獨善其身,至於關顧其他教會,不但不便,更從未想過! 但周牧師在這位牧者的挑戰和提醒下,希望與他一起來一趟探訪小教會之旅,他們從台北文山區開始,一區區、一間間地探訪關懷小教會! 周牧師說:「後來才發現,這就是我走上合一旅程的開始——」   鄺建雄牧師的預言: 非常奇妙的,沒多久,一次聚會,講員鄺建雄牧師在為周牧師禱告時,突然說:「你是合一的使徒」!看見現場有國旗,他們便將國旗披在他身上。所有講員和牧者為這位「使徒」按手、禱告! 周牧師說:雖然當時有些懵懂,他想自己是牧者,從沒想過要當使徒,更不了解合一的使徒是什麼? 但這次禱告,卻讓他不斷將「合一」放在心裡,甚至在讀經中,合一的字眼和經文,會踴躍跳入眼簾!   戴美恩牧師:「不為講道,我為連結而來。」曾國生翻譯中受感痛哭 而讓他真正明瞭合一深意的,則是上帝透過戴美恩牧師傳達給他的話! 2000年夏天,納莉颱風即將來襲,本因颱風不想去以色列開會的周神助牧師,卻因風未來,按計畫飛行。卻在到達以色列後,因颱風滯留! 這讓他多了與特會講員戴美恩牧師相處的時間! 戴牧師以色列行前就得啟示:「不為講道、是為連結而來!」但連結什麼?他自己也並不知道! 不久,戴牧師被邀請至台灣,再次宣講合一的主題! 周牧師說,那次特會頗為奇妙。 當翻譯曾國生弟兄在譯到使徒行傳 7:49:「主說:『天是我的座位,地是我的腳凳,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?哪裡是我安息的地方呢?』」 他非常震撼,當場痛哭到無法說下去。藉著戴牧師之口,眾人才了解,合一,這個感動的信息: 合一,不只是神的心意;它會帶來力量,權柄;合一,是神的安息之所──上帝會在我們彼此相愛的心中安息!   合一的旅程開始了──合一的廣度! 從那時開始,周牧師真的成為「合一的使者」。 他包了遊覽車南下,一個個城市、一間間教會去探訪、關懷! [...]

CEO主任牧師吳永成:「信仰生活化」,新的「火把」向前行──

〔文/陳思、攝影/火把行道會 提供〕 火把行道會主任牧師吳永成牧師,不是「從神學院走進禾場」的牧者; 他是職場菁英,曾任多家上市公司的高階主管、威盛電子副總9年, 在事業鼎盛之時,卻選擇放下世俗浮華,堅定回應神的呼召,走上全職服事之路!   神給我的選擇題─你的信仰值多少錢? 吳牧師對信仰,有一種真純和忠誠! 早在職場時,他曾是一家外商企業的VP,但面對上帝給他的一個選擇題,他寧願放棄2個月後就能拿到的七位數年終獎金,也要選擇持守信仰,堅決作正直的事! 在他心裡,沒有什麼比上帝更有價值!   「信仰生活化」──從「理念」到「異象」 2012年1月,因曾在韓國禱告山領受呼召,他辭去威盛副總的職務,成為火把教會傳道人! 因為是從企業管理走向教會管理, 讓他對信仰和教會,有著不一樣的視野和觀察! 他認為上帝給神兒女的呼召,不只是在職場、在工作,而是在例行的歲月中,在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是無論我們做什麼,都要為神而做! 他說:「做光做鹽,不是在教會,而是在家庭和職場,在你所行的一切事上!」 「活出榮神益人的信仰生活,才能使外面的人,看到基督徒的生命和榜樣,走進教會,使教會增長!」 「神的兒女一定要活出和我們呼召相稱的生活!」 早在做火把執行牧師時,神已把「信仰生活化」的理念,放在他心中! 成為主任牧師後,他堅持以此為異象,希望帶領火把,從生活最細微處起步,從自我轉變開始,踏踏實實、成為堅強且靈命成熟的基督徒! 「若不在生活中實踐信仰,所有夢想,將流於空談和口號!」   火把的四個策略和方向 就任主任牧師後,「火把教會為何存在?它能帶給生命什麼改變?」是他一直思考的問題。 上帝及時賜下話語與感動: 一次禱告中,神讓他看見未來牧會的四個策略與方向── 找到人生的意義 找到良師益友  找到終身志業 愛的尋求 「人生意義」讓人知道活著的目標與方向; 「良師益友」每個人的生命都需要被督責、被守護和幫助; 「終身志業」無論做什麼,都不以工作定義自己,而是為神而做,找到神給獨特生命的命定與價值! 「愛的尋求」每人都需要愛,在神完全的愛中,獲得滿足! [...]

淬煉──神帶我在「新店行道會」成長!──新店行道會 執行牧師 張秋芩牧師

〔文/陳思、攝影/鷹眼團隊〕 據說每一次成長,都伴隨著疼痛! 你有夢想,但你永遠不知神會將你帶向何方? 1984年的新店行道會,對小學三年級的秋芩來說,是個好玩的地方! 像童話般的白色教堂,門前有塊小小石碑,她和許多孩子,會順著石碑滑下,落在翠綠草坪上! 教會像家,她在這裡玩耍、交朋友,在這裡快樂成長! 我對信仰清晰起來是我在國三、朋友都升入高中的孤單中, 我忽然發現,生命中有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──上帝! 我的信仰是從做「招待」、「伴唱」的小小服事中──真正開始! 隨著長大,秋芩對上帝越來越火熱,讀東海大學時,她會每周坐著統聯,從台中回台北新店,領敬拜,帶小組! 帶領團契的不同牧者,也給她留下生命和服事的榜樣,她被挑旺和興起,數度對團契牧者表達:「我想去讀神學院,未來做傳道人,服事神!」 左四為秋芩牧師   1 1997年,一次敬拜讚美特會,有一首歌:「主我獻上生命給祢」,每一句歌詞都是我對神的禱告、傾訴! 我跪下去崩潰大哭,清楚知道上帝在呼召我,流著淚一遍遍對神說:「主我獻上生命給祢!」  24歲的張秋芩,回應牧師的徵召,果斷辭去還不錯的勞委會工作,加入全職服事。但等待她的,不是她想做的牧養,而是秘書──做表格、發通知,訂文件、放PP……秘書工作從基金會再到牧區! 工作繁忙、瑣碎,跟好朋友在不同牧區,讓年輕的她,倍覺孤獨,甚至有時會難過流淚! 一次,她哭過的隔天,主領敬拜,無論快歌、還是慢歌,她都用歌聲唱出自己對神的依靠、敬拜與感受。 主日結束後,一位會眾對她說,「我在你的服事中很被感動,從快歌起,我便一直流淚!」 我忽然瞭解,原來我軟弱之時,正是神調整我的時刻,讓我更多地仰望祂!上帝在我的難過中,帶下盼望、醫治,給我更深的信仰體悟! 這種體悟,延續至今,她主領的敬拜充滿恩膏,她用歌聲唱出對神的渴慕讚美,帶領會眾,同感上帝的美好、權能! 2005年,她考進華神,又在第二年去新加坡,讀SOT CHC。 到2007回教會做傳道人,她回想蒙召的1997,正好10年! 10年的載辛載歌──她曾痛苦、失落卻仍然忍耐、等候,那是上帝打磨她成為合用器皿的育成期!   2 讓秋芩非常感恩的,是在新店行道會長大! 老牧師張茂松,讓她看到牧者的風範──那種對神的認真、敬虔;對羊群的恩慈、捨身……他活出行道的生命,以慈善和服務社會讓福音具體化,在社會建立起基督徒的形象。 這不但讓秋芩有目標學習,更開啟了她對信仰、教會和福音社會化的進一步認識── 我的牧師讓我學到牧人的生命、教會的影響力;他帶著教會不斷走在時代前端。 從設立基金會的慈善事工,舉辦大型園遊會;到繞行城市的嘉年華遊行、聯網禱告會……這間教會創意十足,活潑熱情,它是Family,是堅持宣講「神的話、十架大能、聖靈」的教會,它始終走在神的心意中! [...]

我的不思議生命之旅

〔文/李筱琪牧師 ;攝影/林志虔、孔德麟〕 在認識神以前 美國的文化背景下,大部分人都非常早地開始工作。大約15歲時,我開始做褓姆,直到大學畢業。 工作可以讓我多賺一點現金,也幫助我培養好的責任感。但每當我需要幫助,父母永遠會伸出援手。 我認識先生光偉,是因為工作關係。我們曾在大學課堂裡見過一面,有朋友知道我在找工作,便介紹他的經理光偉給我,我們才正式相識。 認識光偉前,我曾去過教會,並決定把生命交給耶穌;認識光偉後,才和他一起在教會穩定成長。 我的生命也曾經歷過許多挑戰與掙扎,留下一些負面經驗,但年輕的我一直逃避著,偽裝都沒問題。 那時我內心沒有安全感,充滿恐懼、孤單、憤怒、迷茫,多種感覺混雜,常把我壓垮。 但上帝從沒放棄我這隻迷失羔羊,祂找到我,並把我帶回祂充滿慈愛的懷抱中。 當我回到神前,祂讓我看到祂的保護;幫我去面對不安全感和恐懼,挪走孤單、迷惘,重新給我方向。上帝給我力量與恩典,讓我知道如何真實地面對祂,相信上帝總是會把傷害變為祝福。 現在發現,反思過往,建造出好的態度與品格,讓我成為一個更負責的人;也幫助我學習謙卑與忠心;能夠去珍惜生命當中微小又美好的事;並能去幫助同樣狀況的人。 上帝讓我更加剛強,更有自信; 祂教導我關於祂的大能、祂的供應、祂的看顧。而我也以我在生命中的信仰領悟,成為我曾帶領青年人時的幫助! 全新的生活與挑戰 許多人好奇,我如何克服種種挑戰,和光偉一起回到台灣。 很簡單,雖然那時我還沒有很認識神,只知道祂非常美好,就單純相信祂會看顧;並且是光偉帶我回到神前,當神與他同行時,我就是跟隨。 上帝給我一個應許,光偉給我一個承諾,那是我所需,因此不需專注在「離開父母、從美回台、語言」等恐懼與困難中。 回台後,隔年3 月,我成為人妻,卻同時多了「師母」的頭銜──雖然我剛新婚、並且還是很「新」的基督徒。 但從來沒人給我壓力,讓我覺得自己需要去扮演「師母」的角色。新生活的挑戰主要在於個人跟生活方式的改變。 我自己個性比較內向安靜,很獨立,喜歡保有自我空間與隱私,但那時,一切都變了。 因著語言,我非常倚靠光偉跟其他人;當我出門時,光偉甚至害怕我會迷路。 當時我們住在教會,身旁每天許多人。我很享受旁人陪伴,卻不太能適應身旁太多人。 一次,我正在洗澡,有學生來敲浴室門,問我問題。這聽起來好笑,卻是那時真實情形,大家常常會上樓來找我們。 這對其他人可能很平常,但卻跟我以前生活相差太遠。 漸漸的,非常重視自我空間、時間與隱私的我,快受不了了。 上帝知道這一切,適時給我機會,跟光偉一起到新加坡城市豐收神學院學習。 神學院兩年,讓我重新得力,也學習如何適應、平衡忙碌的家庭與服事。之後,我越做越好!雖然仍面臨不同挑戰,但上帝給我的祝福、供應,遠超過我所面對的一切問題。 祂把我擺在一個非常奇妙的教會,在這邊,有非常棒的會友,非常好的服事團隊,有很棒的牧者成為我的榜樣。 神也為我預備好丈夫,他越來越知道如何經營家庭。 我知道還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,還有許多未知在前頭,但是上帝的看顧,這一切都將美好。   成為母親給我的感受 成為母親後,孩子給我諸多領受── 我非常愛兒童,他們是上帝所給的最好禮物。要盡一切力量去愛護、教養。 [...]

神使軟弱的變剛強──馬來西亞「卓越欣榮教會」郭珠玲牧師的意外人生!

〔文、攝影/陳 思;圖/郭珠玲牧師 提供〕 2015年3月,她是一位因先生猝逝、失魂落魄的悲傷師母。 看著先生留下的因建新堂、被打成廢墟的教堂建地,她不知所措; 對於教會未來,她更是茫然。 但是,5月的一場特會,她卻奇蹟似地,聽到講員張茂松牧師不斷傳達的一句話──「你當剛強壯膽」! 那是上帝在「約書亞記」中,數次對約書亞說的話。 她狐疑,「那是神在對我說話嗎?」摩西走了,約書亞要剛強壯膽;先生離世,她也要剛強壯膽! 她找到並不相識的張牧師夫婦。 在舉辦特會的Marina Island小島上,張師母──陳耀欽牧師,迎來了喪夫兩月、淚眼婆娑的翁師母。而兩位師母的相遇,竟帶出一位剛強的牧者,一間復興的教會,帶出這位傳道人極大的信心與異象!   改變,從聽見開始── 2019年9月,張茂松牧師和師母,飛抵馬來西亞,按立翁師母──郭珠玲傳道為牧師。 按牧典禮上,提到四年前的往事,郭牧師感慨萬千── 那時,牧師先生離世,她幾乎不知如何面對留下的一切──打成瓦礫、要重新裝潢的教堂,她想交給同工;對於教會各種事務,她不熟悉;對於往後的牧會、牧養,因缺乏信心,她茫然害怕。 連續三月,好友廖俊華牧師,幫忙支援講台,主禮聖餐等事宜…… 但Marina島上,張牧師問她的一句話:「這段時間,教會有沒有增長?」卻讓她豁然開啟, 是的,翁牧師走了,但教會人數仍在增加!神在Hold著這間教會! 牧人被擊打,羊群便分散!而帶領群羊到水草豐美之處,是一個傳道人的責任, 無論怎樣艱難、憂慮,她必須接下這一切! 郭牧師說:當年有兩件事,帶給她極大鼓舞: 一個是Marina 島「靈火繼焚燒」特會後,當周主日,她邀請和她一樣是師母、與她傾談甚深的陳耀欽牧師,來自己教會講道! 這位成熟的女牧師,以「全新的你」,鼓勵她和會眾: 張師母身上散發的樂觀、自信、寬廣、堅強, 帶著神的榮美,讓翁師母羨慕、也看到榜樣:「我可以像張師母一樣,也成為一個有能力的女牧者!」 另一個,是她害怕講道;害怕問題家庭;害怕有人過世她要主持追思。 可是奇妙的,竟然一年後、她越趨成熟時,上帝才讓她面對這些問題!   改變,在行動中堅立! 翁師母其實是成功的經營者! 在馬來西亞實兆遠,為配合翁牧師建立家庭教會的夢想,翁師母經營著人數眾多、名利雙收的兒童學校! 但為更好地牧會,她放下學校工作,呼召教會領袖來台灣學習! [...]

成為火種,燒一把屬靈的烈火! 在馬來西亞,看見火種傳遞!

〔文/陳思、圖/吳清貴牧師 、郭珠玲牧師 提供〕 曼絨小烈火── 馬來西亞曼絨實兆遠,是離首都吉隆坡4小時車程的偏遠小鎮。但去年,卓越欣榮教會曾舉辦「小烈火」特會,它以非凡的熱烈,做實「小烈火」之名! 來自各教會的弟兄姊妹,擠滿400餘人的會堂,更坐滿副堂,收看轉播! 從敬拜到禱告,欣榮教會完美複刻烈火特會的規格與風格,那種現代與熱情,令人驚訝。 會前所播放烈火影片,更和「烈火特會」做了有效連結!可見主辦單位欣榮教會和郭珠玲主任牧師之用心! 曼絨去年「小烈火」,是繼當年6月,從西馬新山─吉隆坡─馬六甲─到東馬古晉,巡迴舉辦的多場「小烈火」後,的又一場屬靈聖會。 烈火,在馬來西亞,已遍地燃燒,成燎原之勢!未來,馬來西亞「烈火特會」將正式開始! 讓「烈火」燃燒馬來西亞的第一顆火種──吳清貴牧師 但你知道嗎?這場烈火並不是一蹴即發,它已孵育10年。 若說張茂松牧師是一顆熱情的火種,點燃了台北的「烈火特會」,那麼馬來西亞芙蓉鄰恩復興教會的吳清貴牧師,則是被這火種點燃、並成為烈火的傳遞者! 十多年前,吳牧師參加新加坡牧者訓練,認識了張茂松牧師。他被這位富有熱情與感召力的牧者所吸引,進而邀請張牧師成為馬來西亞牧者培訓的講員。 從那時起,十餘年,吳牧師一直謙卑追隨張牧師。 讀他的書,常與這位屬靈長輩請教。每次張牧師來馬,即使不是去吳牧師教會,吳牧師也總是親自迎、送!極其敬重! 2015年,吳牧師連同馬來西亞其他牧者,推動「突破學校」,邀請張牧師傳講「講道學、領導力、團隊建造」,發掘老牧師的畢生經驗。 而甘做春泥秋雨、致力幫助有需要教會及傳道人的張牧師,也傾盡所有,扶持馬來西亞教會和牧者。 或許是本身的熱情,和對牧會之道的孜孜以求,十餘年的跟隨、學習,吳牧師成了另一顆被張牧師點燃的熱情火種。 他同樣充滿「陽光、飛鷹、使徒」的特質。而對神的火熱,更讓他積極推動能「轉變生命、神蹟無數」的「烈火特會」!不但帶領自己教會的會眾,連年來台灣參加;更介紹給馬來西亞眾宗派、眾教會,共赴這場每年在台灣的屬靈饗宴! 近幾年,「烈火特會」馬來西亞的報名人數逐年遞增,和吳清貴與眾人的相繼傳遞、推動有關! 時光推移,火種燃燒、火苗長大,漸漸的,馬來西亞「烈火特會」已孵育成形! 去年,馬來西亞各地已相繼舉辦小烈火! 今年,雖疫情阻隔,但無法阻斷弟兄姊妹追求信仰、經歷神、被靈火焚燒的渴望與熱情! 雖然遠隔他方,甚至散居家中,但線上的兩端,熊熊烈火依然,要穿透時空,燃燒和改變生命── 火種的傳遞者──郭珠玲牧師 而馬來西亞烈火另一個重要傳遞者,則是曼絨欣榮教會的翁師母──郭珠玲牧師。 本來,她與張牧師夫婦,只是當年實兆遠一個特會後的偶然相識,但翁師母深受張牧師特會講道中「約書亞,你要剛強壯膽」話語的鼓舞,讓正在「找路」的她,燃起希望,帶領同工來台灣參加當年的「烈火特會」,探詢教會復興之路。更帶領多位教會領袖,入學新店行道會「卓越領袖神學院」。而加盟行道會聯會,更將她的熱情與信心,完全建立起來;她全方位跟隨張茂松牧師學習,共同向著卓越的目標邁進! 在欣榮教會,你能隨處可見「新店行道會」和「烈火特會」的影子──明亮現代的教堂,掛著新店行道會「口甜‧臉甜‧心甜、健康‧行善‧宣教……」的標語;充滿信心的敬拜詩歌,熱情快樂的敬拜風格,讓熟悉新店行道會的人,彷彿踏入新店母堂,又彷彿親臨烈火現場! 而台上牧者與台下會眾的問好應答,「大家好嗎?」「好,很好,非常好!Oh Yeeh!」甚至比新店母會還要陽光、健康,充滿活力! 如果說,張茂松牧師是最早的那顆火種,將聖靈之火從韓國帶回台灣,在台灣,燃起一把屬靈的烈火;點燃、燒旺台灣甚至世界華人的屬靈生命。 那個內裡熱情、並願意傳遞火種的人,則是將它帶向四面八方,落地燃燒。 就像吳清貴牧師將它帶到馬來西亞,就像郭珠玲牧師帶到偏遠小鎮實兆遠,就像被帶去香港、紐西蘭…… 當你是一顆熱情燃燒的火種,必有一片荒原被你燒起,影響那地,成為挑旺跟隨神的──生命祝福! [...]

Go to Top